¥128.00

分类:

描述

道德地理奇書——穿山透地真傳 卷一
清朝 大名師張九儀(鳳藻) 精著
台灣 幼竹山人 曾懷賢 淺註

總序

  人歲有限,而地理理學的吉凶禍福無窮,是吾人處世立身的莫大助力。
  然坊間所傳,或真或偽,亦正亦偏,良莠不齊,優劣難明。實令學人,欲購猶疑,滋生困擾矣!
  如有名師智者,開誠佈公,著想後世,而將自己一生經驗的累積,化作震聾啟瞶的論證;並繪形畫象,大小咸備,兼及名人事蹟而統編成書,以其分析訣竅之詳盡精闢,可為入裏進昇的階梯。相信這必是世人之福,社會之幸也哉!此時,深入先聖先賢真實的地理「實務經驗」之中,優遊品味,鑑往知來,幫助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化危機為生機,變災禍為吉祿,福將無窮無限。
  是以筆者在淺釋宋朝 賴布衣先生畢生精著,明朝國師 劉伯溫先生註解的萬世經典「催官篇——龍、穴、砂、水」四卷付梓之後,再將有清一代大名師「張九儀先生」心血鉅著之「道德地理奇書——穿山透地真傳」,細心註釋,期使本書中足以影響後代吉凶禍福之實務觀點,及 九翁令人感動的剴切評論、仁義正心的驅動力,能在地理理學的歷史長河中,共世人呼吸起伏,綿延福澤;既掃原有對地理理學難讀難消化的刻板印象,又能帶給大家清晰的思考空間。
  二百八十四年前,張九儀先生(字鳳藻)撰寫本書(時康熙五十七年,即民前一百九十四年,請見九翁自序一文)時,並由多位當朝大臣,如工部尚書徐元正、武英殿大學士尹靈川等作序(另有五篇序文從略),極受朝野推崇,譽為大名師。其中姚樓儼大學士在序中對於「先識穿山虎,方行透地龍。渾天開寶鏡,金水月相逢。」有一句很簡約、最真實、而肯定的話:「此四句看地義蘊,包括已盡!」
  又說:「真傳留記所畫圖中,明註何處為穿山?何處為透地?又明指此山為火、此山為木、為水,使人吉凶如親眼所見,已洩盡渾天機竅。讀此,舉古來地仙諸書,皆為浮談虛語,如同廢紙矣。」
  再說:「地上變化多端,而絕不出此渾天之竅:此竅一得,一地如此,十地亦如此,即千百萬地無不如此。所謂得其一,萬事通曉者,此也。從來地理書,皆合得此一竅乎?此竅不可輕視,乃地上為吉為凶,為禍為福之竅門,而地理書不合,何以為地理書乎!」
  孔子繫豫之詞有云:「在天成象(象:日月星宿),在地成形(星辰下照山成形)。
  又葬經說「天光下臨,地德上載。」註云:「天有一星,也有一穴。」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葬得其所,則天星垂光而下照,地德柔順而上載也。
  大抵山形雖在地,也有精光屬星次(大概來說,山的形狀、姿態、位置,雖都陳列表現在地面上,但地氣吉利、凶惡靈動力,則由天上星辰主持驅使,反映實行)。
  體魄在地,光在天(意義同「山形雖在地,地有精光屬星次」)。識得精光,真精藝(若能識透這無形無相,而主導吉凶禍福的靈動力,才是地理理學學人的真正功力所在)。
  自古以來,凡精研堪輿學者,皆知「天文昭於上,地理應乎下!」(日月星宿光明照耀天上,自當映照地之理在大地。)
  因此得知堪輿之學,首重天文星象、與山川形勢;二者相挨,即賴布衣先生所言:「挨星之法」。
  筆者深知地理理學,只不過是巒頭與理氣,方位的變換,兩相配合為一體的學問。其中所說的「巒頭」,原為山川自然形勢;「理氣」,則為天星所在方位的「性」能——二者在穴位相交合的驅動力,將斷然產生人間富貴、壽考,與貧窮、消亡之果報,而在案主的學識、地位、人品、能力之外,另外具有獨立而強大的影響力。
  此即繫豫所言:「識得精光,真精藝」的精義所在。
  且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在啟發後世,要學習「地無私載,天無私覆」的精神,一切都要像道之無私成一般,「順其自然」而成。
  如果透過地理理學的角度來看此四句,則當知天象地形之相挨,巒頭理氣方位之配合,以定穴位之所在,乃有其自然而然的至道要訣存焉。
  若是其間摻雜有不夠透徹,不夠成熟的私意私見,則恐禍害無窮,誤人誤己了。是以必須慎重,馬虎不得呀!
  而九翁談理論竅,能窮本探源,切中要旨。談山巒入髓,談天地法理入神透徹,將龍向、水路、陰陽,一一註解詳明,其中斷吉斷凶之巧妙為郡書(郡書:指一般地理書籍)所無,很能方便後人用法。
  更以九翁熟習前賢 賴布衣先生催官篇——龍穴砂水四卷在前,將其哲理法竅流露在書中。後又師承自海南、方淳安二大師,實授「金水月相逢」,得其真諦,獨創「鐵板神數」(筆者己在發行的催官篇總序中第七頁說明);執證名墳敗塚,辨認休咎,其意淵微而其理純正,詳論陰陽理數可憑,不蹈詭異,不陷詭僻,合於天地常理之道,誠作以啟後學之蒙,更不致貽誤後人。
  筆者反覆此書千百遍,得以薄通地理理學之根荄,更為之三嘆,九翁捷訣感動人心,其意之善也。
  若再參酌催官篇,則評砂章明言:「山形雖美位凶方,亦恐歲久非忠赤。」(八十二頁)乃是地仙話,各地理書不知 賴布衣先生所指「凶方」即是煞方、洩方而言。本書「金水月相逢」的主旨,不問三吉四凶,只問孰生、孰煞。再如「四神八將應位起。」(見評龍章十二頁)、四神乾坤艮巽乃四吉方了;若透地(坐度)土龍逢之,木來剋土,則不吉而反凶。
  辰戌丑未(屬金),四凶方也,若透地水龍逢之,金來生水,則不凶而反吉。今本書「穿山透地」乃催官篇嫡派,所以不只論述山巒外貌、高低之形,實論「內性」之理,及其訣竅。如只論貌,即如楊救貧先生論說的「砂如美女,貴賤從夫」之言,猶未及申論方位、品性,則禍福寧無迷茫乎?若能論「性」,則吉凶一定,禍福有常矣。九翁要人看圖思索,才知趨吉避凶之法,若魯莽浮躁之輩,正恐味如嚼蠟也。
  地理乃是人倫大道。嘗讀 聖賢教誨,每謂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藥、地理。父母有疾,不知醫藥,以方脈付諸庸醫之手,誤殺父母,如己弒逆,其罪已大!父母既歿,以親體付諸俗師之手,使親體魂魄不安,其罪更大!今世又不重視「入土為安」之古訓,意外事故輒出,禍至絕嗣、絕祀,無異委棄父母於溝壑,其罪尤甚哉!
  是以今時試觀名歌星鄧麗君小姐之葬墓,甕中恐有積水矣!寄語家屬珍重者外,寧無妨礙她魂魄之安寧乎!這是目前台灣諸多痛苦不幸的些微實例。另外又有其他悲情苦狀,已略舉於筆者所註解之催官篇序言內(見台中華成書局出版催官篇——龍、穴、砂、水),其中令人慨嘆之處,讀者參閱自知。
  讀者若能賞識本書,則已握其理學本根,而探悉其源矣;誠能心領神會,觸類引伸,不受成法拘束,不被錯誤失焦的理論所蒙蔽,庶幾 九翁遺意可得矣。
  從來地理書,能式用(式用:指依憑效法而取用)之者,鳳毛麟角,多為後人依倣雜亂,罕有一書首尾純全,而無駁雜的;惟九儀先生不以秘術為奇,而以傳正為務。故筆者不計私陋,不避嫌​​疑,依理法冠首書前,定名為「道德地理奇書——穿山透地真傳」。心意所在,正是要傳達一位地理學人的使命與職責。
  且三十年來,筆者私下編撰一套陰、陽兩宅實用教材,以便專心投入教學。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來自兩方面:一為提升下一代地理學人的人道道德價值觀。想目前台灣整體情勢混亂、各種禍害,不幸事故,遍及每一階層。如果說這是肇因於民主社會對「地理的理學」認知不足,以致在「地理真師」的養成過程中,忽略了培養「道德」價值觀念的重要性,應優先於「地之理」專業能力之訓練,這樣才不致於誤己誤人,造成世間大不幸!
  另一方面則衷心期盼門人延續道德與耑業並重的觀念,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發揚光大,傳遞於久遠後世,為社會有緣人造福。因此,期參究者明之!
  又此書,距今近三百年矣!手民誤植之處,恐怕不免。為求閱讀時之通暢明白,故在不傷害主旨的原則下,私下加以增刪,因此本書已非舊觀全貌。若有不便、不敬之處,尚祈見諒!
  本書原有章節,多有附加詳細的山川實地圖說,共一百餘幅。今又加上「註」解,便於參酌;唯少數無圖者,不敢妄擬,是以缺略。今將原圖重加描繪,電腦處理,置於每一個章節之後,使圖文對照,旨意易明。
  難解術語、字詞下,概用括號淺註或另立註釋,以期方便了解。如有管見不足之處,得蒙海內外高明匡正,以有助讀者研求,則感激不只筆者一人也。
民國九十年 歲次辛巳中秋之月 塹城後學 幼竹山人 曾懷賢 謹誌於台灣 台南。

目錄

卷一目錄 總序
 先提說明、書中精義
 二十八星宿名稱、度數(附錄一)
 輔星卦水法(附錄二)
 九星翻卦(附錄三)
 水法公位圖(附錄四)
 工部尚書徐元正序、並述鐵板神數
 穿透真傳張九儀先生自序
 張九儀先生再序
 張九儀先生穿山透地真傳說
 透地龍法規
 眾子公位歌.二十四山內排
 透地配合穿山法.即知公位吉凶.範例
 第一節 巽水一勺能救貧
 第二節 砌築牆垣蓄聚內氣
 第三節 真巽水方法
 第四節 催官法例
 第五節 緊頂龍氣
 第六節 乾卦作案
 第七節 水看出面
 第八節 遠近
 第九節 朝山高大
 第十節 龍虎遠近
 第十一節 緊護
 第十二節 大小精粗
 第十三節 論形勢(一)
 第十四節 論形勢(二)
 第十五節 論形勢(三)
 第十六節 論遠近
 第十七節 清楚與模糊
 第十八節 旗形砂秀
 第十九節 恃強
 第二十節 低處弱
 第二十一節 十子九登科
 第二十二節 水朝穴
 第二十三節 橫水
 第二十四節 祿存水破局
 第二十五節 後天河圖數
 第二十六節 蘇州繆氏墳
 第二十七節 杭州王氏墳
 第二十八節 強旺範例
 第二十九節 石門吳氏地

卷二目錄
 第三十節 舒城趙墳
 第三十一節 三河王蔡墳
 第三十二節 平陽地斷法
 第三十三節 平岡龍
 第三十四節 公位
 第三十五節 尺餘的力量
 第三十六節 配合形勢
 第三十七節 蝦公山
 第三十八節 觀看局勢
 第三十九節 借砂
 第四十節 平岡龍
 第四十一節 平洋重水
 第四十二節 土墩做來龍
 第四十三節 江陰許墳
 第四十四節 煞砂(一)
 第四十五節 煞砂(二)
 第四十六節 內外分金
 第四十七節 雙鳳呈祥
 第四十七節 雙鳳呈祥
 第四十八節 午酉破局
 第四十九節 消砂法
 第五十節 西方空陷
 第五十一節 穿透之巧
 第五十二節 向法
 第五十三節 水法
 第五十四節 辨形勢
 第五十五節 獨山
 第五十六節 築砂生子
 第五十七節 艮龍甲穴
 第五十八節 天盤立向注意事項
 第五十九節 屋尖逼照
 第六十節 高山逼近
 第六十一節 丁午雙向
 第六十二節 穿山三關
 第六十三節 坎宅巽門
 第六十四節 堆砂
 第六十五節 圍葬法
 第六十六節 砂法範例
 第六十七節 納水法
 第六十八節 鐵板定數
 第六十九節 午龍
 第七十節 貴人峰
 第七十一節 錯用用神
 第七十二節 分辨生旺殺洩
 第七十三節 維岳降靈
 第七十四節 葬形.葬氣.葬影
 第七十五節 催官造樓
 第七十六節 生砂在內.煞砂在外
 第七十七節 土厚

卷三目錄
 第七十八節 發福久長範例
 第七十九節 穿山透地法理
 第八十節 龍樓鳳閣
 第八十一節 九華山
 第八十二節 金山(一)
 第八十三節 金山(二)
 第八十四節 十惡大敗地
 第八十五節 絲線過脈
 第八十六節 公位吉凶
 第八十七節 旺砂貼穴
 第八十八節 九翁自選用地
 第八十九節 砂情會合
 第九十節 辰戌醜來龍
 第九十一節 鬼金羊
 第九十二節 天地造化
 第九十三節 望刀形
 第九十四節 內盤立向注意事項
 第九十五節 水法陰陽破局
 第九十六節 八煞詳解
 第九十七節 鶴爪形
 第九十八節 風飄羅帶
 第九十九節 坤峰
 第一○○節 獻天金
 第一○一節 左空兮長先絕
 第一○二節 一案一主
 第一○三節 砂低無用
 第一○四節 左右砂彎聚
 第一○五節 鄭經歷代祖塋
 第一○六節 汪宅
 第一○七節 桃花煞詳說
 第一○八節 刑破害之水
 第一○九節 沖吊飛騰法規
 第一一○節 暗生煞洩
 第一一二節 砂法總訣(一)
 第一一三節 砂法總訣(二)
 第一一三節 砂法總訣(三)
 第一一四節 砂法總訣(四)
 第一一五節 剃度之法
 第一一六節 賴布衣珠塘.伯山今記
 第一一七節 董德彰朱塘今記
 第一一八節 近砂為貴
 第一一九節 玉屏與文筆
 第一二○節 申水生木的格局
 第一二一節 半夜夫妻八百丁
 第一二二節 寅葬卯發
 第一二三節 半夜敲門送契來
 第一二四節 仗劍七星穴
 第一二五節 雨水特朝
 第一二六節 卯向正.辰向錯

金星龍之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