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0

分类:

描述

《周易古經》創作於西周初年,原是為了占筮吉凶而編撰的。但在編撰時已將人類行事得失之理,以及遠古以來的生活智慧包涵於其中。因此到了春秋時,很多有識之士,已直接以書中的卦爻辭作為行事的格言了。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傳習的《詩》、《書》、《禮》、《春秋》和《周易》成為士子必須研習的經典,《易經》便是五經之一。
  本書作者從《易經》選出反映傳統中華文化中,較重要、應當先認識的十二卦,以此作為學習《易經》的基礎。上冊選講《師》、《比》、《泰》、《否》、《剝》、《復》六卦;下冊選講《蒙》、《謙》、《坎》、《離》、《咸》、《遯》六卦,這十二卦差不多將傳統文化所注重的修己治人之道都包括於其中了。
  其實《易經》原文文義艱深,固然是讀者不易了解的原因,但更難了解的是它的文字背後的含義,現代的讀者不經長時間的鑽研,很難讀懂。本書作者精於易學,對原文逐字逐句加以詳盡的解說,深入淺出,務使一般讀者,都可以了解原文及原文背後所蘊涵的意義。

序一 霍震寰

  黃漢立老師精於易學,將他的研究心得整理寫成《易經講堂》一書四冊,很受讀者讚賞。現在再將他選講的《易經》十二卦,整理寫成《易卦闡幽》一書,交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易經》是五經之一,兩千年來是讀書人必須學習的經典,但是由於文字簡約,而意義豐富,現代的讀者不經長時間的鑽研,很難讀懂。
  黃老師明白這本經典難讀的關鍵,對原文逐字逐句加以詳盡的解説,務使只有中學語文能力的人,都可以了解原文的意義。其實《易經》原文文義艱深,固然是讀者不易了解的原因,但更難了解的是它的文字背後的含義,黃老師對此更是深入淺出的詳細發揮説明,使讀者明白其深奧的意義和思想偉大之處。
  《易經》是中華文化思想之母,要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要繼承發展中華特有的文化思想,應從研習《易經》入手。因此黃老師除了在《易經講堂.二》講述了最重要的《乾》、《坤》、《屯》三卦外,再選出影響中國文化思想比較重要的十二卦,整理成為這本書。
  這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選講《師》、《比》、《泰》、《否》、《剝》、《復》六卦,下冊選講《蒙》、《謙》、《坎》、《離》、《咸》、《遯》六卦,傳統做事做人的原則大體都包涵於其中了。
  雖然我對《易經》認識不多,仍是門外漢,但覺得《易經》是傳統中國文化的精華,應當好好繼承。這本書適合對《易經》有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所以誠懇地加以推薦。
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九日

序二 謝錫金教授

  最近,教育發展走進了一個新的境界,以往,許多知識和學習內容,都是由教師傳給學生的,但是,因為互聯網(Internet)的飛快發展,教與學發生了巨大變化。大部份知識和學習內容,都可以在互聯網找到,老師的地位因而受到挑戰。很多學生上課不專心,因為老師的講述,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甚至可能比一般老師所講的更多更豐富。所以很多教師都覺得「為人師表」,並不容易。
  另一方面,很多國家的教育規劃,也因為互聯網的發展,課程起了很大的變化,不單止把學習的內容和知識,重新整理,更改良了學習的目標,除了內容和知識,更把「學會學習」(learn how to learn)和「終生學習」(life long learning)定為學習的最重要目標。
  要推進學會學習,必須教導學生「學習的過程」(learning process)和「學習的策略」
(learning strategies)。所謂過程,就是學習的程序。所謂策略,就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竅門,學生掌握了這兩種認知能力,便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和速度,學習自己喜歡的內容和知識。
  每一次閲讀黃老師的新作,都感覺老師學問博大精深,承傳了中國的傳統學術,另一方面,又不斷創新。新書對易經的師卦、比卦、泰卦、否卦、剝卦、復卦、蒙卦、謙卦、坎卦、離卦、咸卦、遯卦等十二卦有精闢的分析。
  老師以往有關易經的著作,幫助學者打開了閱讀易經之門,這本新書,老師更把畢生研究易經的心得,毫無保留獻給讀者,讓讀者不僅打開了易經之門,更深入了解易經的精髓,同時,老師更在附錄部份,提供了學習易經的策略,讓學者能學會自學。有了這些自學策略,學者便可以自己探索易經的深層意義。
  根據黃老師的附錄,以下是總結有關閱讀爻卦象的重要關鍵詞和概念。
  以下我們從老師的文章抽取四個重要的關鍵詞,看看他怎樣幫助我們詮釋易經的策略,通過這些策略,老師更告訴我們背後的真理。(表內的文字,都是引用黃老師的原文。)

時 主要內容 詮釋的策略 真理
《周易》所講的「時」,最高層次是指「盈虛消息」;「盈」是充滿。「虛」是一無所有、「消」是減少,「息」是增加。《繫辭傳》在講到「易」的意義之時,用了日月和四時來說明。 以陰陽五行元氣學說來説明,陽氣的增加叫做「息」、陰氣的增加叫做「消」,陰的性質是收歛,陰氣增加於是造成事物的減少,由此引申,「消」即是減少。 「盈虛消息」象徵任何事物的整個變化過程。事物生長到極限就會消退,消退到極限就會增長,這個過程就是「時」的作用。「盈虛消息」背後蘊藏的哲學意義,第一點是「變動不居」。第二點是「終始反復」。第三點,這是個螺旋型向上的循環,每個循環都有微不可覺的變化或改進。所以《周易.繫辭傳》説「開物成務」,說「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第四點,古人體會到宇宙這種循環是「有序有則」的。這是古代中國通過人文科學的觀點去看待「時」,不是像古希臘從物理或數學上去分析「時」,而得到上述的四大特點。
中 主要內容 詮釋的策略 真理
「允執厥中」,中是大中,亦是中正之道,指須認眞地掌握中道的精神,作為治理國家和立身行事的準則。 易卦有六爻。從下往上數,第二爻是在下卦的中位,第五爻是在上卦的中位,二、五兩爻分別處於上下卦的中位,在中位象徵具備「中」的德性,代表思想行動合理,有道德、有知識、有才幹;而且是在最適當的時候、用了最適當的方法,做最適當的事。 孔子在《論語》中已提到「中庸」。程頤解釋説「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傾向任何一方是「中」;永恆不變的眞理,即永恆遵守的道德行為想法為「庸」。可是後人誤解其意,把「中」解為「折中」,意指死板的平均中值。其實古人對「中」的真正含義是明白的。「中」不是在邪惡和正義兩者之間找出中值,而是在正確事物中間找出適當的做法。所以易卦中的二爻和五爻,不單行正道,更在正確規律下,掌握在這時勢所應採用最適當的做法,因此事業得到成功,同時完成偉大的道德修養。
位 主要內容 詮釋的策略 真理
不是單純指位置、處所。
第一個基本意義是「貴賤之位」。
第二個更關鍵的是「陰陽之位」。
第三是「得不得位」的問題。 卦以「時」為主,「位」是暗中的作用;爻以「位」為主,「時」是位暗中的作用。
初、三、五三個位置是奇數,奇數是陽,因此初、三、五這三個陽位,象徵了陽的德性和才幹。;二、四、上三個位置是偶數,偶數是陰,因此二、四、上這三個陰位,象徵了陰昏才弱的性質。 六爻位置的陰陽屬性是不變的,把陰陽爻配在這些位置之上,如陽爻在陽位,陰爻在陰位,叫「得正」,簡稱「正」;「得正」能表現陰陽的良好屬性,好比人要在適當的環境才能發揮他的才幹。反之,如陽爻在陰位或陰爻在陽位,是不得正,簡稱「不正」或「失正」,意思是陰或陽的性質都受到環境的限制而減弱。陽的性質減弱了還不一定會有嚴重後果,陰的性質減弱了就不妙了,就會發揮陰的不好本性,愚昧和道德敗壞的情況都會顯現出來。
應 主要內容 詮釋的策略 真理
「應」是感應、回應、響應。易學特別注重應,有應才是吉利。 易學規例中,初爻和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上爻是最容易產生感應的。
三種應之中,以二五爻相應最為重要,二五相應是好是壞,決定了卦的好壞。 所謂好就是一陰一陽的「正應」,壞就是説兩者均為陰或陽,這種情形又叫「敵應」。
在實際各卦中仍須與其他條件配合,能確定其吉凶好壞得失。

  我非常同意黃老師的建議。閲讀老師所選講的十二卦之前,最好先了解了這些策略和方法,這對於學習《易經》非常有益。甚至要了解整個易學,這些策略都是非常有用的,同時,有了這些概念,學會學習便有基礎了。

前言 黃漢立

  《周易古經》創作於西周初年,原是為了占筮吉凶而編撰的。但在編撰時,已將人類行事得失之理,以及遠古以來的生活智慧包涵於其中。因此到了春秋時,很多有識之士,已直接根據書中的卦爻辭作為行事的格言了。
  孔子晚年在學術上做了兩件重要的大事:其一是根據魯國的歷史寫成《春秋》一書,藉褒貶指出歷史上人物行事的得失;其二是揚棄《周易古經》的占筮,轉而注重蘊涵於其中的「德義」,通過天(包括地)道以明人道。使人道道德有了天道作為理論的根據,可以指示如何行事做人才適當合義。這樣既有德義的理論,又有具體的實例,兩者配合以指導後人如何實踐人道的仁義道德。這樣,便使他的哲學體系更圓融無缺了。
  孔子的弟子和後學,繼承並發展孔子論易之說,寫成很多種闡釋《周易古經》的著作。到了漢代選取了其中七種十篇,稱為《十翼》(今天則稱為《易傳》),附於《周易古經》之後,成為《易經》的一部份。
  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傳習的《詩》、《書》、《禮》、《春秋》和《周易》成為士子必須研習的經典,這便是五經。而在五經之中,《春秋》和《易傳》都因為是孔子所撰,所以特別受到尊重;政治人事以春秋為法;而天地人三道所以然之故,則多自《易經》找尋根據。因此當時的天文、曆法、音律、數學等科技都從《周易古經》,尤其是《十翼》,和由《十翼》所引申發展的自然哲理中找尋理論根據,並由此理論發展其學説。
  這種學術風氣,到了東漢末年,更進一步影響及於醫學,內外丹和宗教:醫聖張機(仲景)根據易理和《黃帝內經》,建立六經辨證和診治的方術,撰寫《傷寒雜病論》,為後世醫家所宗。明清以後,中醫更進一步易醫結合,完善了中醫的理論。魏伯陽亦據易理撰寫《周易參同契》一書,建立內外丹理論和煉法,不特是發展內外丹學術的基礎,還是道家易學之源,後來更影響了宋代圖書易學的建立。道教初創,需要建立教理和方術,除了依據老子的哲理外,更多方借助易理,所以到處都有易理的蹤影。佛教亦不例外,佛教初傳入中國,三國時的康僧會,便以易學解釋佛義。晉時,或借易學闡釋佛理,或借佛理闡釋易義。隋唐佛教興盛,佛教徒進一步更有借助易學建立佛學理論,或者權説佛理的,華嚴宗的李通玄和禪宗的石頭希遷、雲岩曇晟可為代表。不過易學和佛學哲學體係不同,彼此相互影響不及道教的深廣全面。但僧侶以易說佛的則歷代都有,甚至到了民國時代的杭辛齊、李正剛、章炳麟、太虛大師、熊十力、馬一浮、潘雨廷等學者仍然提倡易佛會通,促進了佛教易學的發展。從這些可看出易學對佛學影響的源遠流長了。另外,明末清初,基督教傳入中國,耶穌會教士亦有牽合易義以解説基督教義的,不過影響不大而已。
  到了魏晉時,尊《易經》、《老子》、《莊子》為「三玄」,易學進一步成為玄學思想的根據。尚不止此,由於《易經》貫通天地人三道,所以從影響科學、哲學、宗教推廣而及於文學。傳統文學理論的經典,劉勰的《文心雕龍》便以易理為宗,藉以説明文學創作的原理。宋代謝靈運的山水詩往往於詩篇結束前,引用《易經》、《老子》的哲理,説明因山水而悟道。後來藉山水明道、悟道,便成為山水風景文學的特徵,到了唐代,更推廣及於所有的文學形式:柳宗元提倡「文以明道」,韓愈提倡「文以載道」。結果,唐代以後「文以載道」,便成為中國文學的傳統了。
  唐代繼承了易學為諸學原理的傳統,更深入的指導各門學術向前發展,例如僧一行的大衍曆法和佛道哲理等。但當時佛道之學興盛,儒學較衰落,所以易學的發展不算太大。
  但到了宋代,則完全不同了。宋代諸儒為了復興儒學,要為儒學建立堅實令人信服的理論,以對抗佛道的哲理,便據易學建立了天人合一之道,使儒家人道的實踐仁義道德,有了天道理論作為根源,不特可抗衡佛道兩家的哲理,甚至超越兩家,使儒學再次成為中國文化思想的主流。
  而宋儒發展易理以為儒學仁義道德的根源時,將天地人三道相通之理,提升為各種更根本的原理。既是普遍的原理,便可應用於各事各物,成為各事各物的原理,因此,任何中國學術要從最初的經驗積累上升為堅實可以發展的學術時,便自覺或不自覺地從易學基本原理中,找尋可資利用的原理作為指導。這樣《易經》和從《易經》發展而成的易學,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源了。因此不了解《易經》和易學,便不能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有深入的了解。
  但是為甚麼《易經》經過引申發揮之後,竟然可以成為解釋天地人三道事物的原理之學呢?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易經》已由一本書,演變成為一門可持續發展的學術。一般書籍,一經寫定,文字已決定了它的內容,後來只能根據原文原義加以解釋,但《易經》則和它們有所不同,因為《易經》是上古伏羲畫卦,中古周文王擴展為六十四卦,並且撰寫了卦辭,周公繼承父業,補寫了爻辭;近古的孔子撰寫《易傳》(漢代或稱為《十翼》),説明其義理。這一説法,已告訴我們《易經》的內容是逐步擴充完善的。尤其是孔子及其後學所撰寫的《易傳》,即使是解釋卦及卦辭的《彖傳》,解釋爻辭的《小象傳》,和解釋《乾》、《坤》兩卦的《文言傳》,表面是在解釋原文,但卻是在原義的基礎上,擴充《周易古經》的體系成為易學哲學體系,為了完成這個體系,不得不或繼承、或補充、或引申原文,甚至改變原義。因此解釋卦及卦辭的《彖傳》,便從天道以明人道,提升原來占筮之書為貫通天人之學。《文言傳》則多方面從乾天坤地的天地之道,來説明人道的德義。《大象傳》則教人倣效天地事物的規律,以建立人類行事的法則。這些都是原文所無或隱而不彰,而為孔子及其後學提升組成新的哲學思想的。至於其他五傳:《説卦傳》系統説明八卦類象在解釋《周易》和應用於占筮的功用。《序卦傳》則從人類社會生活發展的過程,説明六十四卦的先後相承之理。《雜卦傳》則從另一角度輔助《序卦傳》,説明卦的錯綜和相因相反之理。《繫辭傳》則更據當時所能達到的哲學高度,從哲理建立了《易經》之學的理論基礎。這七種十篇的《易傳》,從多方面歸納、提升《周易古經》,找出其所以然的理據,亦即將《周易古經》從經驗提升為理論,使《周易古經》從一本書演變成為一門學術。
  由於《易傳》從《周易古經》籀譯提升的哲學理論體系,有極大的發展、完善的可能性,因此歷代研究《易經》的學者,都沿著這一條道路繼續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的,將他那個時代的學術成就和他個人的學術心得,通過註解巧妙地擴充完善了《周易古經》的內容,使《易經》這門學術越來越博大,越來越高深,其內容和成就超越了原來的《周易古經》。因此《周易古經》和《易傳》,同中有異。南宋朱熹早已提出,《經》自《經》,《傳》自《傳》,應分別了解其本義,所以撰寫了《周易本義》,以申其説。但他本人和後來的學者,都沒有將《經》、《傳》真正分開,仍然依據《傳》以解《經》。可能他們知道《易經》之所以偉大,是後來《易傳》所建立的體系,將它的內容加以擴充完善的緣故。我們可以客觀細心觀察,今天學者所提出的《周易古經》卦爻辭的原義,對這二千年的文化思想影響很小,就可以明白據《傳》解《經》,是更合理的學習方法了。所以如果我們今天仍想學習《易經》,亦應承繼《易傳》所發展的易學思想,因為後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二千年來中國各門學術的發展,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習俗,大都從此引申發展而成。
  為甚麼《周易古經》的卦爻辭,不能像其他書籍的文字一樣,必須一成不變依據原義解釋?原因是應用《周易古經》於占筮時不得不如此。因為卦爻辭,往往只是特殊個別具體的事實,但占問的事情如果和這些特殊個別的事情無關,肯定無法依據卦爻辭指導如何行事及判斷未來吉凶。例如占問婚姻,求得的是和軍事有關的《師卦》,如果不引申卦爻辭、甚至歪曲卦爻辭之義,怎能和所占婚姻之事相應?其實在創編《周易古經》的時候,編者已預知必然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因有了上述應付方法,所以創作之時才可以放心以特殊個別具體事例作為判斷眾多不同事例的占辭。明乎此,便知道卦爻辭的內容意義不一定能夠準確地用原義解釋了。試觀記載於《左傳》及《國語》的春秋時的二十二占筮記錄,大都自卦爻辭引申,很少用原義作為判斷,便可明白了。正是利用《周易古經》占筮的人,都懂得非將卦爻辭靈活處理不能應付任何占筮,因此孔子及其後學只不過繼承這傳統。但在發揮或改變原文之義時,有系統全面考慮如何將占筮之書,改變為發展儒學義理的寶典而已。
  第二點:同樣為了占筮,《周易古經》和其他書籍尚有最明顯不相同的一點,即其他書籍只是用文字表達內容,但《周易古經》除了用文字表達內容之外,還用卦象和爻象表達內容,並且以卦象和爻象補充文字內容的不足。即卦爻辭初步規範了卦象和爻象所蘊涵的意義,而卦象和爻象則據此引申擴充了卦爻辭的內容。本來卦爻辭只是特殊個別具體事例的記述,而這特殊的事例,只是卦像或爻象同類事例中的一例而已。通過爻辭,就可知爻象暗中所指之義。因為「象」就是「法」,它是從個別特殊具體的事例,抽象成為同類事例共有的性質和未來變化的原則的。即爻象是以該特殊事例的眾多同類事例,比對歸納,從中找出這類事例的共有性質和未來的變化法則。這樣,爻象便會提升成為該類事例的規律。一卦有六爻,便有六條小規律,而從一卦六爻的六條爻象的不同小規律,綜合找尋出其共性和共同的規律,便成一卦卦象的規律,將六十四卦六十四條較大的規律,籀取共性和共同規律,便變成大規律。這一大規律因為能夠反映萬事萬物的共性和規律,就接近宇宙的基本原理了。
  這樣,《周易古經》便在《易學》所建立的易學理論基礎上,逐步完善,最後使《易經》一書,提升成為了解天地事物的本原、性質和變化之道的偉大經典。儒家學說依此擴充,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各門學術依據和它相關的《易學》原理發展,便可使這門學術能夠建立,並且可以持續發展。這便是《易經》所以成為中國文化思想和各門學術之母的原因了。
  明白了《易經》是中華文化之母,也就明白中華文化的興衰和《易經》的興衰,息息相關。宋代以後,易學倡明,幾乎所有的哲學家、思想家、學者都深研《易經》,其中大多數還有研究《易經》的著作。相反,民國時代疑古學者,指斥《易經》只是占筮迷信的書籍,毫無價值可言,所以在大學中不開設《易經》課程。而中華傳統文化亦在這時代,普遍受到中國人的鄙視和忽略。但隨著近三十年國家的復興,《易經》又逐漸成為國人崇拜喜愛的學術,研究人數之眾,出版論著之多,亦為歷代之冠。相信隨着《易經》的復興,傳統中華文化亦將會復興了。
  正因為《易經》對中國文化和生活有如此重要的影響,所以要繼承和弘揚傳統中國文化,應對《易經》有一定的認識。個人便根據這原則,在《易經》中選出反映傳統中華文化較重要,應當先認識的十二卦(《乾》、《坤》、《屯》三卦更重要,但我在《易經講堂.二》已詳細講解了),以此作為學習《易經》的基礎。因為需要詳細講解,才能將這些卦的奧義説明。所以,雖然只是選講十二卦,亦須分為上下兩冊。上冊選講《師》、《比》、《泰》、《否》、《剝》、《復》六卦。《師》卦講述軍事和對戰爭的看法;《比》卦講述人類和諧相親的原則和做法;《泰》、《否》兩卦講述致泰、治泰、持盈保泰、否極必泰之道;《剝》、《復》兩卦講述轉否成泰,剝極必復之道。下冊選講《蒙》、《謙》、《坎》、《離》、《咸》、《遯》六卦。《蒙》卦講述為師和從學的教育之道;《謙》卦讚美謙遜之德;《坎》、《離》兩卦相反相成,意義互相補足。《坎》卦講述處險和脫險之道;《離》卦説明事物互相依存附麗,才能化成天下,成文明之治;《咸》卦講述夫婦之道,並由此引申,説明《易學》最重視的交感之道;《遯》卦講述君子在亂世退隱,窮則獨善其身之道。這十二卦差不多將傳統文化所注重的修己治人之道都包括於其中了。
  本書之所以能夠寫成,要感謝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前副院長暨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教授,他於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日至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六日,及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一日至二零一五年二月十四日,先後兩次邀請我講授《易經》,每次十二課,每講三小時。第一次講述了上冊的六卦,第二次講述了下冊的六卦。之後再得蕭若碧女史將講課的錄音,忠實整理成文字初稿,並作了初步的整理和編輯。我再在這基礎上,刪去講課時的重複,增加講課時的缺漏,改正謬誤,盡量修改文字,用了一年時間,凡三易稿,才完成。期間,內子彭德貞先後細心校讀多次,對文字稿內容提出很多修改的意見,使本書內容減少錯誤,文字更通順,意義更清晰。
  霍震寰先生及謝錫金教授為本書撰序,推介本書,至為感激。天地圖書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松齡先生、副總經理陳儉雯女史,慨允出版本書,陳幹持女史編輯本書,郭志民先生進行美術設計,謹致以衷心的謝意。
  最後,書中內容疏忽失誤的地方必多,懇請讀者惠予指正。
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目錄

序一 霍震寰
序二 謝錫金教授
前言 黃漢立
第一講:師卦
第二講:比卦
第三講:泰卦
第四講:否卦
第五講:剝卦
第六講:復卦
附錄:易學概念和術語略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